参加Global AI Bootcamp

作为门外汉,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感觉每位嘉宾都是理解新知识的大门。搜索相关嘉宾资料汇总备用。


张丹 微软MVP 北京青萌数海科技有限公司CTO

10年以上互联网应用架构经验,在R、大数据、数据分析等方面有深厚的积累。精通量化投资交易策略,熟悉中国金融二级市场、交易规则和投研体系。熟悉数据学科方法论,在海关、外汇等监管科技领域均有落地项目。著有《R的极客理想:量化投资篇》、《R的极客理想:工具篇》、《R的极客理想:高级开发篇》,英文版图书被CRC出版集团引进,在美国发行。个人博客:http://fens.me 。

微信搜索到相关活动,到bilibili找视频【第十一季 2022 Microsoft Ignite After Party(Beijing)之 文档革命:用 R 语言进行可重复性文档编写-哔哩哔哩】 https://b23.tv/d59bZec

ps:因为我不是软件工程师,也仅仅是公司底层普通员工,学习新语言的时间成本和难度都很大,同时一项技术在工作场景中能否得到应用,还取决于员工的知识构成和专业分工场景,感觉R语言目前阶段并不适合我,而ChatGPT辅助场景下,Python也可能比R更具备优势。毕竟Excel链接的是Python,CFA考试新增学习内容也是Python,相关的资源以后应该也会更加丰富,适合小白进阶。


软积木及才兔ChatU 国内可用的ChatGPT 介绍了企业电子文档管理 体验地址 https://chatu.ai/


明说三人行 微信公号及视频 科技领域高端访谈自媒体


徐磊 英捷创软首席架构师 关键词 smartIDE 大模型代码应用 联系上下文的代码生成插入 rag实时跨文档引用函数 本地部署最好用的大模型wizardcode


占冰强 AIGC link 微信号视频号及哔哩哔哩资源

对话占冰强|从AI生态发展到AGI终局

【如何基于sop+多体Agent 构建自己企业的AI Agent?1、大模型四大应用有哪些?什么是agent? 2、AI agent的场景有哪些? …..-哔哩哔哩】 https://b23.tv/nBf2pSI

ps:演讲中提到了国内to b端才有商业赚钱机会,6月份后,相关企业训练数据枯竭,将转向服务企业,获取数据来源并获得现金流。听完之后,感觉对于我这种连二次开发都不懂的传统行业人员,自己琢磨ai肯定是没出路的,还是老老实实当打工人。。。

服务器部署dify

题记:现代人看到ai,是否和猿人看到火一样,会害怕失去整片森林呢?

之前在服务器上,单执行Docker-composer.yaml文件,安装dify不成功,nginx服务不成功,发现其相关服务文件没有拉取成功。按官方的做法,需要使用git拉取整个项目文件到本地,然后进入Docker文件夹执行命令就可以了。其实自己从github项目下载三个.conf文件再放进去也可以,但麻烦了一些。

另外,因为本地80端口占用,需要修改Docker-composer.yaml末尾nginx部分的80:80为 xx:80,这样就可以通过http://ip地址:xx/install 来安装注册然后访问了。再配置好反向代理就可以挂网址愉快玩耍了。

现在的优点是可以驱动gpt4,还有必应 网页读取 wiki worlframalpha等工具可以调用,缺点是速度慢。

因为访问没有密码限制,暂时不发布相应网址了,就这样。

个人第二大脑-输出决定输入

首先建立明确的目标,然后有效率的寻找相应的输入,而不是囤积信息,记住一切知识。以下时ChatGPT总结及挑刺。

本段内容主要讨论了个人效率提升中的一个热门概念——“第二大脑”,以及围绕它的误解、实际价值和最佳实践。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并结合AI的知识背景进行了挑刺。

关键要点总结

  1. 第二大脑的误解:许多人错误地将第二大脑视为一个简单的信息存储系统,认为只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就能提高效率。这种误解导致了对高效率的执着,以及在工具上的过度投资,形成了一种效率陷阱。
  2. 第二大脑的真正价值:第二大脑的核心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信息仓库,而是作为促进具体输出和行动的系统。重点在于“可操作性”(Actionability),即如何将收集的信息转化为实际的项目和成果。
  3. 有效的笔记法则: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Project)的笔记系统,强调输出决定输入。这种方法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项目和目标来收集和整理信息,而不是无目的地积累。
  4. 简化的笔记系统:推荐使用两种笔记系统——一个用于日常杂事,另一个专注于项目管理。这种分离简化了笔记过程,提高了笔记的实用性和效率。

AI的知识背景挑刺

  1. 对效率的单一视角:在讨论第二大脑时,假设了效率提升的单一路径,即通过管理和利用信息。然而,效率提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改善决策过程、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技能等。AI和机器学习的应用提供了更广泛的效率提升手段,例如自动化重复任务、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等。
  2. 信息过载与过滤的问题:虽然强调了信息的“可操作性”,但没有充分讨论在信息海量的今天如何有效过滤和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AI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能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处理大量信息,通过预测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来减轻信息过载问题。
  3. 技术选择的局限性:讨论中偏重于传统的笔记和项目管理工具,而忽视了新兴技术,如AI辅助的笔记应用、智能代理等,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简化信息管理和提高效率。
  4. 人类与AI的协作:在提升个人效率和管理第二大脑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人类与AI的协作潜力。AI可以承担信息筛选、初步分析等任务,而人类专注于创意和决策,这种协作模式能够最大化效率和创新。

总的来说,虽然提出的第二大脑概念和笔记法则对提高个人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在AI和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需要更广泛地考虑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来优化个人效率和创造力。

如果你关注个人效率提升,你一定听说过“打造第二大脑”的说法。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对“第二大脑”的理解可能是错的。按照这些理解打造的第二大脑,不会帮你提升效率。你也不需要一个所谓的个人知识库。那在今天的视频里,我就想跟大家聊聊人们对第二大脑的最大误解,第二大脑的真正核心是什么,我结合这个核心总结出的极简笔记法则,以及为什么你要小心,包括我在内的这些YouTube效率博主。

第二大脑的说法,来自于Tiago Forte的这本《Building a Second Brain》。按照作者的定义,建立第二大脑是一种经验丰富的思想,用作数字化的存储,最终使用新的记忆和智力。简单地说,第二大脑就是数字笔记系统,对,就是记笔记。对这本书,我是又爱又恨。喜欢它是因为它里面的一些概念确实帮到了我;不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名字和一些内容导致很多人误解了书里的第二大脑的含义,执迷于追求所谓的高效率,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在工具上,掉入了效率陷阱。

很多讲第二大脑的视频标题都包含“我是如何记住所有事情的”,这就让人感觉第二大脑就是帮你记录所有东西的存储系统。同时,很多人认为第二大脑给了一个“现在存储,未来使用”的承诺。如果你现在打造一个所谓的个人知识库,把你读过的有用的文章、视频、播客、书籍、摘要全都存储起来,等到你未来需要的时候,你就能够找到它们提高效率。以上两种对第二大脑的解读都是基于一个有问题的底层逻辑,那就是“输入决定输出”。只要你有足够的输入质量和数量,你就能够产生想法,就会有生产力,导致产出的发生。这个逻辑听起来挺有道理的,但是它非常反直觉的,违背了效率的本质。它并不是这本书作者所定义的第二大脑。

为什么是这样呢?接下来我会尝试纠正这个误解,帮你正确的理解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本书的精髓在于CODE系统和PARA笔记结构,但我个人觉得,它真正的价值其实是作者说的“Actionability”(可操作性)。说白了就是,你的笔记是为了具体的输出或者行动服务的。这个输出可以是一个解决方案、文章、书籍、视频、课程、音乐、播客、软件、学习,甚至是一个旅行计划。这些都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项目(Project)。这个第二大脑的真正的核心是,“输出决定了输入”,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输入决定输出”。这其实和效率本身的定义有关。效率或者生产力的英文单字是“Productivity”,词根是“Produce”,意为生产。因此,要衡量效率,你必须要先有生产活动。这意味着先设立输出目标,然后有目的的输入,最终实现输出。所以是“输出决定输入”。提高效率的秘密就在于,把眼睛盯在输出上,而不是期待成果能从收集的信息中自动涌现出来。

这体现在作者的第二大脑的方方面面。我们先从作者的CODE笔记流程说起,它是一个缩写:C(Capture)收集信息,O(Organization)对信息进行整理,D(Distill)对信息进行消化,E(Express)用信息协助输出创造。在Capture阶段,我们应该收集哪些信息呢?作者推荐诺贝尔奖得主费曼的“12 Favorite Problems”方法。当被问及到如何在多个领域有出色表现的时候,费曼解释说,你的脑子里必须时刻保持12个最想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时候这些问题都处在休眠状态,每当获得一个新信息时,你把它同这些问题挨个做对比,看能否帮你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你迟早会遇到一个新的信息,能帮你突破一个大难题。费曼认为信息筛选的标准就是这些重要的问题,能否帮助解决问题,就是信息的“actionability”。但是你得先有问题才能筛选,这就是“输出决定了输入”。

作者说我们应该重点收集那些让我们深有同感的信息。我们之所以会深有同感,正是因为这个信息跟我们在思考的一些问题或者项目相关。换句话说,最高效的输入方式就是为每个输入的信息找到一个归宿。这个归宿就是你具体的project。在organize阶段,作者再次强调信息整理应围绕“actionability”。为了实现这一点,他引入了Para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P就是你具体要做的项目,A就是你长期需要关注或负责的领域,R就是可供你参考的资源,而最后的A则是用于存档,不再需要的笔记。不过诚实的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Para结构,甚至包括CODE系统在内,我都有些自己的看法。稍后我会跟大家分享。

我们回到Para,作者说Para它不是一个文件系统,它是一个生产系统,依然在强调输出。他还提到,这个系统受到一位著名的编舞家的启发。他在长达60年的事业中,保持创造力的方法就是项目盒子。每当他开始一个新的project,他就会用一个新的盒子去装所有跟project相关的笔记和信息。这让他感到有明确的目标,能更有条理的工作。这些代表project的盒子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笔记的归宿。所以依然是“输出决定输入”。

有观众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刚才的“现在存储,将来使用”的理念吗?

为什么你说这个是个误解呢?想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project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sprint项目,一种是被作者叫做“slow burn”的项目。sprint项目就是你那些正在专注进行的,需要集中火力完成的项目,像一个冲刺一样。比如,你

现在看到的这个视频,就是我在几天内完成的。Slow burn项目则是那些你已经确立但需要在未来完成的项目。之所以称之为slow burn,是因为这类项目处在孕育休眠期,就像小火慢炖一样,你一点点地收集信息和灵感,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再把它变成sprint项目,集中火力来完成。

刚才费曼提到的那些休眠中的问题,以及编舞家的大部分盒子,都是slow burn项目。而我的大部分视频,也属于slow burn projects。所以,“现在存储未来使用”中的存储,依然需要有一个被定义的目标,它们往往是slow burn projects。如果你能为一个信息很快找到归宿,那么这个信息就值得收集整理。如果找不到,它留在互联网,跟你的笔记本里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所谓“现在存储,未来使用”里,并没有定义好的项目。他们只是希望现在存储的东西,也许哪一天能有用。这更像是一个囤积症患者对自己的一个美好的承诺。可惜的是,这个承诺很难兑现。没有明确输出定义的第二大脑或者个人知识库,是一个伪需求。

D,对笔记进行消化吸收,这一步其实是你输出的一个必须的过程。在distill阶段,作者说我们的笔记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用来收藏的。然后给出了一些消化吸收笔记的技巧。这依然是“输出决定输入”。

最后一步,E,express表达创作输出,这是第二大脑的起点和终点。在这一部分,作者给出了一些创作方面的技巧,以及未来如何重复利用完成的project的方法。现在我们整体来看,第二大脑处处都在强调actionability输出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很多人理解的第二大脑,成了帮你记住一切的,强调输入的个人知识库了?我个人认为,有部分原因就是在于这本书有些过于追求一个大而全的概念,这让内容变得复杂,丧失重点。比如,CODE说的是流程,PARA说的是结构,这就挺复杂的。然后在PARA里你还要区分P、A、R、A,这比你想象要难。比如我要记录公司买东西的收据,这可以是project,因为这是我报税项目的一部分。但是按照作者的话,它也可以是我长期负责的area。它是不是resource?因为我找商家保修的时候,我需要这个收据。还有一个项目中我会用到一些资源,这些资源是放到资源笔记里还是直接放到我的project笔记里?

实际上,这个PARA描述的是两种笔记本:一种是项目管理笔记(P),本书的重点;一种是我们平时用的记事本(A),记录杂七杂八的东西,没有什么actionability。这种笔记当然很重要,但是它很简单,你没有必要复杂化。然后作者又让P和A共享R,作者太想定义一个概念来涵盖一切了,让一切发生关联。在强调actionability的同时,又希望不浪费任何一条笔记。这是既要又要的思路,这看起来很酷,但只能让事情变得复杂,让你花费更多的精力做选择,淡化了本书以项目为导向的核心。

而且,我不喜欢这个“第二大脑”的叫法,因为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记忆工具,而不是书里强调的行动和方法。其实这本书说的,其实就是一种项目管理笔记法。但是这个名字显然没有“第二大脑”sexy,没有帮你记住一切的标题有吸引力。

接下来,我就根据这本书的核心,以及我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帮大家做一个简法,分享一种我一直在用的极简笔记法则。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有两种笔记系统。第一种就是你已经有的记事本,它用来记录各种杂事杂相。它不需要复杂,你不必要纠结把它做得多么完美高效,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的笔记跟电脑硬盘上的文件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就会乱。你总需要定期清理。这种笔记本对你不是最重要的,它不能决定你的成功或失败。任何免费的笔记软件都可以用来记这种笔记。我自己就用苹果自带的Apple Notes。

第二种笔记系统,就是刚才介绍的,以项目为导向的“项目盒子笔记”。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帮你实现输出。它简单、make sense。具体来说,它就是本书作者第二大脑中的CODE和PARA的一个简化,那就是PCO。P同样是Project,它可以是a sprint project或者说是slow burn project。它们是你的盒子,反映在不同的笔记软件里,可能是文件夹、空间、看板。跟这个项目相关的信息、想法、资源通通都丢到这个盒子里。任何笔记软件都可以用来做项目管理。你可以用自己行业内的项目管理软件,也可以使用像Apple Notes、Notion这样的大众软件。你甚至可以用软件组合,比如我自己用Apple Notes加Milanote。这个P放到最前面的意思就是说,做笔记前一定要先有项目的存在,也就是费曼所说的12个最想解决的难题。

C代表Capture,捕捉。当你对一个信息深有同感的时候,它大概率跟你的项目相关。如果可能,你立即把它捕捉,并放到对应的项目当中。如果你发现一个信息让你兴奋,但跟你已有的项目不符,那就说明你可能要为它开立一个新的盒子,建立一个新项目。至于这个项目最终你是否放弃,那是项目管理和创作的范畴,不是捕捉笔记该思考的。

很多笔记软件都自带信息捕捉的功能。你比如说,在苹果设备上,你可以轻松地把信息直接分享到对应的笔记软件当中。你也可以使用专门的笔记捕捉工具。拿我来说,我社交面比较广和杂,导致我使用很多的捕捉工具,你比如说自建的苹果捷径、自制的ChatGPT语音笔记、Readwise、Milanote自带的捕捉工具等等。

O代表整理。如果你暂时不能将笔记放到相应的项目里,或者还在犹豫是否要启动新项目,或者不知道如何定义新项目的时候,可以先将笔记临时存入到一个收件箱里,等有时间再做分类整理。为什么我要给O加一个括号,就是因为这一步你要尽量避免。我的经验是,长期下来,你可能会变得懒得分类,或者忘记了最初为什么觉得这个信息重要,从而使笔记失去了意义。要规避这一点,你要简化捕捉工具和项目管理软件的结构,减少操作步骤。如果要经过多重文件夹和多个界面,才能找到目标项目,那就太繁琐了,你就不愿意去捕捉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在Apple Notes里完成的项目,就不会在专业的软件里做,因为Apple Notes足够简单快速。

以上就是我的极简笔记法则。很多观众听到这里可能会说,“就这么简单吗?难道你不应该再详细分享一些软件的技巧吗?”这就是我想强调的一点:原则比工具更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输出类型,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和技巧。这就是为什么我最后想提醒大家要小心,包括我在内的所有YouTuber的推荐。这种情况下,我们推荐的工具或方法最适合YouTuber。你会发现大多数电脑评测都侧重于视频剪辑性能,大多数效率软件的使用场景也主要是为视频内容做输出。这是因为做视频是我们很多YouTuber的主要输出方式。越是成功的YouTuber越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视频就是我们的盒子,我们会尝试把所有有用的信息都塞到这些盒子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YouTuber的,甚至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做主动输出的。咱们的盒子大概率不同,所以第一重要的是先定义自己的盒子,变成一个创作者,输出价值。在学习任何效率博主推荐的工具和方法时,你要做的是借鉴而不是完全模仿。

节目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对笔记软件的痴迷,其实是创作困难性的一种外在的反应。创作不仅需要勇气和执行力,即使你有了它们,创作依然也充满未知。它没有简单的公式可循,只有通过长期的输出积累,你才可能找到自己的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笔记和创作是两个过程,前者简单,后者难。我们之所以希望得到那些成功人士的设备和软件,这是因为这些是我们和我们想要成为的人之间最确定也最容易获得的共同之处。

初六晚-热辣滚烫

昨天下午,和老婆还有爸爸妈妈一家人吃烤串。妈妈提到了贾玲最近新拍的电影热辣滚烫。晚上在线上找了盗版的偷录在线版本,通过手机投屏到电视上和妈妈一起看。

整部剧其实一直很虐,反映了某种从小被教育的政治正确,有点像体育精神里的永不言弃,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拼搏后注定失败的普通人。

但就像健身过度其实对身体健康并无好处一样,这种靠消耗自己取得的某种“成就”并不长久。就像“一人之下”里面,三一门中的左若童练的逆生三重,外在光鲜,实则内部枯朽。

不能成为一个职业拳击手的普通人,获得一时的自信心后,未来会如何?电影并不能给出答案。但每个人看似微不足道的意义,希望都能够推动世界的一点点变化吧,不至于徒劳无功,陷入无穷的轮回之中。

新冠卧床

距离上一次新冠刚好6个多月,到了免疫力衰退能够被感染的阶段了。用过期的新冠试剂盒检测两道杠,概率应该还是蛮高的。

读<生命的礼物>,一本讲诉死亡的书,发现很难代入,但拥有另外一个视角也是好的吧。

# 对死亡的安慰## 用户:epicurus如何劝导免除人们对死亡产生的恐惧## ChatGPT:伊壕多(Epicurus)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创立了伊壕多主义学派,这是一种以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为生活哲学的思想体系。在他的众多教导中,对死亡的看法是一个核心议题。伊壕多认为,死亡不应该是人们恐惧的对象,他的理由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死亡是感觉的终结**:伊壕多主张,死亡是一种感觉的不存在状态。他说:“当我们在的时候,死亡不在;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不在。”因为死亡意味着感觉的消失,所以我们不会经历死亡的状态,因此没有理由对其感到恐惧。2. **快乐与痛苦的缺失**:伊壕多还认为快乐是通过增加愉悦和减少痛苦来实现的。由于死亡意味着感觉的终结,那么在死后既不会有快乐也不会有痛苦。因此,死亡不是一种需要避免的痛苦状态,也不是会剥夺我们快乐的状态。3. **无法体验的状态**:由于死亡是一个人无法体验的状态,因此不应该对它产生恐惧。伊壕多认为,我们只能在生命中体验事物,而死亡是生命的终止。因此,恐惧死亡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经历死亡。4. **生活的质量重于长度**:伊壕多还强调生活的质量比长度更重要。他认为,一个充满快乐和无痛苦的短暂生活比一个长而痛苦的生活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专注于如何生活,而不是担心死亡何时到来。5. **自然的一部分**: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循环的一个环节。伊壕多鼓励人们接受死亡作为自然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其视为异常或可怕的事物。伊壕多的这些观点旨在帮助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从而能够更加专注于生活中的快乐和避免痛苦。通过接受死亡作为生命自然的一部分,并认识到死亡是无法体验的状态,人们可以减少对死亡的不必要恐惧,专注于活在当下,追求有意义和快乐的生活。## 用户:如果死亡的恐惧被免除,这个世界是否无法正常维持?而这种思想也必然无法传播?## ChatGPT:如果人们不再恐惧死亡,这个世界是否能够正常维持,这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和社会问题。恐惧死亡在某种程度上是生物学上的本能,它驱使我们避开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从而确保个体和物种的生存。然而,对死亡的恐惧也可能导致过度的焦虑和避免风险,这可能妨碍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如果伊壕多的思想被广泛接受,即人们不再恐惧死亡,那么可能会产生以下几个影响:1. **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可能会更加关注当前的生活质量,而不是过度担忧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可能导致更多的人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成长。2. **冒险和创新**: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可能鼓励人们更愿意冒险和尝试新事物,这可能促进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3. **社会关系**:人们可能会更加珍视与他人的关系,因为他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有限,从而可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4. **伦理和道德**:不再恐惧死亡可能会改变人们对生命、健康和安全的伦理和道德观念,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社会政策。5. **宗教和哲学**:宗教和哲学可能会适应这种变化,强调生命的其他方面,如精神发展和社会贡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会变得鲁莽或不再关心自己的生命。相反,伊壕多的理念是一个平衡的观点,他鼓励人们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这自然包括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至于这种思想是否能够传播,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文化、教育、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伊壕多的思想和其他类似的哲学观点已经在世界的某些部分传播,并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如今,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思想传播的障碍正在减少,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念。总之,一个不再恐惧死亡的世界可能会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无法正常维持。相反,这可能导致社会在某些方面的积极变化。## 用户:世界上有这样的国家么?## ChatGPT:截至目前(2023年),没有一个国家或社会完全免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因为这种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共有的本能反应,与文化、宗教和个人信仰紧密相关。然而,不同的文化确实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死亡,一些社会可能更加接受死亡作为生命自然过程的一部分。例如,某些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如佛教和道教,教导关于生命循环和死亡的观点,这些观点可能帮助信徒们以更平和的态度面对死亡。佛教中的无常观念(一切皆无常,一切皆苦),以及对涅槃的追求,鼓励人们超越对物质世界的依恋,包括对生命的依恋。在这些文化中,死亡被视为生命循环中的一个自然阶段,而非终结。在一些西方社会中,存在着对死亡的开放讨论和接受度提高的趋势。例如,安乐死和临终关怀的法律逐渐被讨论和实施,这表明死亡正在被视为一个可以和应该被尊重和有尊严地处理的过程。尽管如此,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完全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因为这种恐惧与我们对未知的自然恐惧紧密相连。不过,对死亡态度的差异表明,伊壕多式的思想在某些文化和个人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这些观念可能会继续传播和发展。

在code server下配置ChatGPT

VPS在国外的话,在左侧插件栏搜索Genie Ai,安装后,尝试对话会在顶部弹出对话窗口,输入自己的OpenAI Key就可以对话使用了。

也试了下国内的VPS(阿里云做活动99一年没忍住下手了),用自己搭建的Openai代理api速度慢,可以换用Azure的接口。

需要吐槽下,国内服务器的SSL证书配置相对麻烦,阿里云的免费证书现在只有3个月期限了,还需要自己手动导入。除了价格因素,感觉没有其他优势了。。。

宝塔安装code server/配置可道云的文档在线编辑

宝塔面板的软件商城中,可以找到code server,进行一键安装,安装后生成访问地址,网址格式为https://+主机IP地址+端口+安全口令。访问速度取决于服务器与本地连接速度。

code server与本地的vs code基本相同,但需要进一步配置域名,才能正常使用jupyter notebook。

我的方法是利用宝塔网站模块,新增网站域名(并在自己的dns解析绑定服务器ip),在ssl设置模块申请免费证书,并在反向代理模块,添加此服务的ip访问地址。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jupyter notebook了。

ps 安装插件Jupyter和python environment

—-分割线—–

可道云onlyoffic网址配置格式

https://onlyoffice配置域名/web

之前想给kodbox配置onlyoffice,实现文件的在线编辑。尝试利用宝塔一键安装onlyoffice,获得访问ip+端口,然后同样设置域名绑定ssl证书通过反向代理绑定。但一直出错,不知道问题怎么解决。

昨天按照可道云官方说明,采用终端命令行安装onlyoffice,利用Docker搭建了本地服务,和宝塔配置过程基本一样,最开始也不成功,直到在域名后面加了/web这个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