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个人效率提升,你一定听说过“打造第二大脑”的说法。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对“第二大脑”的理解可能是错的。按照这些理解打造的第二大脑,不会帮你提升效率。你也不需要一个所谓的个人知识库。那在今天的视频里,我就想跟大家聊聊人们对第二大脑的最大误解,第二大脑的真正核心是什么,我结合这个核心总结出的极简笔记法则,以及为什么你要小心,包括我在内的这些YouTube效率博主。
第二大脑的说法,来自于Tiago Forte的这本《Building a Second Brain》。按照作者的定义,建立第二大脑是一种经验丰富的思想,用作数字化的存储,最终使用新的记忆和智力。简单地说,第二大脑就是数字笔记系统,对,就是记笔记。对这本书,我是又爱又恨。喜欢它是因为它里面的一些概念确实帮到了我;不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名字和一些内容导致很多人误解了书里的第二大脑的含义,执迷于追求所谓的高效率,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在工具上,掉入了效率陷阱。
很多讲第二大脑的视频标题都包含“我是如何记住所有事情的”,这就让人感觉第二大脑就是帮你记录所有东西的存储系统。同时,很多人认为第二大脑给了一个“现在存储,未来使用”的承诺。如果你现在打造一个所谓的个人知识库,把你读过的有用的文章、视频、播客、书籍、摘要全都存储起来,等到你未来需要的时候,你就能够找到它们提高效率。以上两种对第二大脑的解读都是基于一个有问题的底层逻辑,那就是“输入决定输出”。只要你有足够的输入质量和数量,你就能够产生想法,就会有生产力,导致产出的发生。这个逻辑听起来挺有道理的,但是它非常反直觉的,违背了效率的本质。它并不是这本书作者所定义的第二大脑。
为什么是这样呢?接下来我会尝试纠正这个误解,帮你正确的理解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本书的精髓在于CODE系统和PARA笔记结构,但我个人觉得,它真正的价值其实是作者说的“Actionability”(可操作性)。说白了就是,你的笔记是为了具体的输出或者行动服务的。这个输出可以是一个解决方案、文章、书籍、视频、课程、音乐、播客、软件、学习,甚至是一个旅行计划。这些都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项目(Project)。这个第二大脑的真正的核心是,“输出决定了输入”,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输入决定输出”。这其实和效率本身的定义有关。效率或者生产力的英文单字是“Productivity”,词根是“Produce”,意为生产。因此,要衡量效率,你必须要先有生产活动。这意味着先设立输出目标,然后有目的的输入,最终实现输出。所以是“输出决定输入”。提高效率的秘密就在于,把眼睛盯在输出上,而不是期待成果能从收集的信息中自动涌现出来。
这体现在作者的第二大脑的方方面面。我们先从作者的CODE笔记流程说起,它是一个缩写:C(Capture)收集信息,O(Organization)对信息进行整理,D(Distill)对信息进行消化,E(Express)用信息协助输出创造。在Capture阶段,我们应该收集哪些信息呢?作者推荐诺贝尔奖得主费曼的“12 Favorite Problems”方法。当被问及到如何在多个领域有出色表现的时候,费曼解释说,你的脑子里必须时刻保持12个最想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时候这些问题都处在休眠状态,每当获得一个新信息时,你把它同这些问题挨个做对比,看能否帮你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你迟早会遇到一个新的信息,能帮你突破一个大难题。费曼认为信息筛选的标准就是这些重要的问题,能否帮助解决问题,就是信息的“actionability”。但是你得先有问题才能筛选,这就是“输出决定了输入”。
作者说我们应该重点收集那些让我们深有同感的信息。我们之所以会深有同感,正是因为这个信息跟我们在思考的一些问题或者项目相关。换句话说,最高效的输入方式就是为每个输入的信息找到一个归宿。这个归宿就是你具体的project。在organize阶段,作者再次强调信息整理应围绕“actionability”。为了实现这一点,他引入了Para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P就是你具体要做的项目,A就是你长期需要关注或负责的领域,R就是可供你参考的资源,而最后的A则是用于存档,不再需要的笔记。不过诚实的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Para结构,甚至包括CODE系统在内,我都有些自己的看法。稍后我会跟大家分享。
我们回到Para,作者说Para它不是一个文件系统,它是一个生产系统,依然在强调输出。他还提到,这个系统受到一位著名的编舞家的启发。他在长达60年的事业中,保持创造力的方法就是项目盒子。每当他开始一个新的project,他就会用一个新的盒子去装所有跟project相关的笔记和信息。这让他感到有明确的目标,能更有条理的工作。这些代表project的盒子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笔记的归宿。所以依然是“输出决定输入”。
有观众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刚才的“现在存储,将来使用”的理念吗?
为什么你说这个是个误解呢?想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project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sprint项目,一种是被作者叫做“slow burn”的项目。sprint项目就是你那些正在专注进行的,需要集中火力完成的项目,像一个冲刺一样。比如,你
现在看到的这个视频,就是我在几天内完成的。Slow burn项目则是那些你已经确立但需要在未来完成的项目。之所以称之为slow burn,是因为这类项目处在孕育休眠期,就像小火慢炖一样,你一点点地收集信息和灵感,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再把它变成sprint项目,集中火力来完成。
刚才费曼提到的那些休眠中的问题,以及编舞家的大部分盒子,都是slow burn项目。而我的大部分视频,也属于slow burn projects。所以,“现在存储未来使用”中的存储,依然需要有一个被定义的目标,它们往往是slow burn projects。如果你能为一个信息很快找到归宿,那么这个信息就值得收集整理。如果找不到,它留在互联网,跟你的笔记本里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所谓“现在存储,未来使用”里,并没有定义好的项目。他们只是希望现在存储的东西,也许哪一天能有用。这更像是一个囤积症患者对自己的一个美好的承诺。可惜的是,这个承诺很难兑现。没有明确输出定义的第二大脑或者个人知识库,是一个伪需求。
D,对笔记进行消化吸收,这一步其实是你输出的一个必须的过程。在distill阶段,作者说我们的笔记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用来收藏的。然后给出了一些消化吸收笔记的技巧。这依然是“输出决定输入”。
最后一步,E,express表达创作输出,这是第二大脑的起点和终点。在这一部分,作者给出了一些创作方面的技巧,以及未来如何重复利用完成的project的方法。现在我们整体来看,第二大脑处处都在强调actionability输出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很多人理解的第二大脑,成了帮你记住一切的,强调输入的个人知识库了?我个人认为,有部分原因就是在于这本书有些过于追求一个大而全的概念,这让内容变得复杂,丧失重点。比如,CODE说的是流程,PARA说的是结构,这就挺复杂的。然后在PARA里你还要区分P、A、R、A,这比你想象要难。比如我要记录公司买东西的收据,这可以是project,因为这是我报税项目的一部分。但是按照作者的话,它也可以是我长期负责的area。它是不是resource?因为我找商家保修的时候,我需要这个收据。还有一个项目中我会用到一些资源,这些资源是放到资源笔记里还是直接放到我的project笔记里?
实际上,这个PARA描述的是两种笔记本:一种是项目管理笔记(P),本书的重点;一种是我们平时用的记事本(A),记录杂七杂八的东西,没有什么actionability。这种笔记当然很重要,但是它很简单,你没有必要复杂化。然后作者又让P和A共享R,作者太想定义一个概念来涵盖一切了,让一切发生关联。在强调actionability的同时,又希望不浪费任何一条笔记。这是既要又要的思路,这看起来很酷,但只能让事情变得复杂,让你花费更多的精力做选择,淡化了本书以项目为导向的核心。
而且,我不喜欢这个“第二大脑”的叫法,因为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记忆工具,而不是书里强调的行动和方法。其实这本书说的,其实就是一种项目管理笔记法。但是这个名字显然没有“第二大脑”sexy,没有帮你记住一切的标题有吸引力。
接下来,我就根据这本书的核心,以及我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帮大家做一个简法,分享一种我一直在用的极简笔记法则。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有两种笔记系统。第一种就是你已经有的记事本,它用来记录各种杂事杂相。它不需要复杂,你不必要纠结把它做得多么完美高效,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的笔记跟电脑硬盘上的文件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就会乱。你总需要定期清理。这种笔记本对你不是最重要的,它不能决定你的成功或失败。任何免费的笔记软件都可以用来记这种笔记。我自己就用苹果自带的Apple Notes。
第二种笔记系统,就是刚才介绍的,以项目为导向的“项目盒子笔记”。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帮你实现输出。它简单、make sense。具体来说,它就是本书作者第二大脑中的CODE和PARA的一个简化,那就是PCO。P同样是Project,它可以是a sprint project或者说是slow burn project。它们是你的盒子,反映在不同的笔记软件里,可能是文件夹、空间、看板。跟这个项目相关的信息、想法、资源通通都丢到这个盒子里。任何笔记软件都可以用来做项目管理。你可以用自己行业内的项目管理软件,也可以使用像Apple Notes、Notion这样的大众软件。你甚至可以用软件组合,比如我自己用Apple Notes加Milanote。这个P放到最前面的意思就是说,做笔记前一定要先有项目的存在,也就是费曼所说的12个最想解决的难题。
C代表Capture,捕捉。当你对一个信息深有同感的时候,它大概率跟你的项目相关。如果可能,你立即把它捕捉,并放到对应的项目当中。如果你发现一个信息让你兴奋,但跟你已有的项目不符,那就说明你可能要为它开立一个新的盒子,建立一个新项目。至于这个项目最终你是否放弃,那是项目管理和创作的范畴,不是捕捉笔记该思考的。
很多笔记软件都自带信息捕捉的功能。你比如说,在苹果设备上,你可以轻松地把信息直接分享到对应的笔记软件当中。你也可以使用专门的笔记捕捉工具。拿我来说,我社交面比较广和杂,导致我使用很多的捕捉工具,你比如说自建的苹果捷径、自制的ChatGPT语音笔记、Readwise、Milanote自带的捕捉工具等等。
O代表整理。如果你暂时不能将笔记放到相应的项目里,或者还在犹豫是否要启动新项目,或者不知道如何定义新项目的时候,可以先将笔记临时存入到一个收件箱里,等有时间再做分类整理。为什么我要给O加一个括号,就是因为这一步你要尽量避免。我的经验是,长期下来,你可能会变得懒得分类,或者忘记了最初为什么觉得这个信息重要,从而使笔记失去了意义。要规避这一点,你要简化捕捉工具和项目管理软件的结构,减少操作步骤。如果要经过多重文件夹和多个界面,才能找到目标项目,那就太繁琐了,你就不愿意去捕捉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在Apple Notes里完成的项目,就不会在专业的软件里做,因为Apple Notes足够简单快速。
以上就是我的极简笔记法则。很多观众听到这里可能会说,“就这么简单吗?难道你不应该再详细分享一些软件的技巧吗?”这就是我想强调的一点:原则比工具更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输出类型,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和技巧。这就是为什么我最后想提醒大家要小心,包括我在内的所有YouTuber的推荐。这种情况下,我们推荐的工具或方法最适合YouTuber。你会发现大多数电脑评测都侧重于视频剪辑性能,大多数效率软件的使用场景也主要是为视频内容做输出。这是因为做视频是我们很多YouTuber的主要输出方式。越是成功的YouTuber越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视频就是我们的盒子,我们会尝试把所有有用的信息都塞到这些盒子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YouTuber的,甚至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做主动输出的。咱们的盒子大概率不同,所以第一重要的是先定义自己的盒子,变成一个创作者,输出价值。在学习任何效率博主推荐的工具和方法时,你要做的是借鉴而不是完全模仿。
节目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对笔记软件的痴迷,其实是创作困难性的一种外在的反应。创作不仅需要勇气和执行力,即使你有了它们,创作依然也充满未知。它没有简单的公式可循,只有通过长期的输出积累,你才可能找到自己的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笔记和创作是两个过程,前者简单,后者难。我们之所以希望得到那些成功人士的设备和软件,这是因为这些是我们和我们想要成为的人之间最确定也最容易获得的共同之处。